返回

新生,我要造福一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6章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干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那既然要拍短剧,我们就得把剧本先写出来,你会吗?”赵恒熙翻开速记本,看了又看,“听的时候我就特想哭,可如果让我来写剧本,我可做不来。”

    没办法,她是学新闻的,讲究以简单扼要的语言传递出真实有效的消息。

    编剧?

    这她干不来。

    温婉睨她一眼,“没让你跨行抢别人饭碗。”

    “专业的事就得让专业的人来干。你不会,就问问李睿泽会不会,他是导演,就算不会编剧,总得认识会编剧的人吧?”

    赵恒熙喜欢自己亲力亲为了,一时忘了傅闫给自己安排的搭档,她笑道,“瞧我这脑子,一着急把李睿泽给忘了。他在影视圈那么多年,肯定认识不少编剧,我们待会下车就找他说这事。”

    李睿泽和摄影团队的工作人员她们在后面的保姆车里。

    一回到河洛办公厅,赵恒熙便迫不及待地走到刚停下车的保姆车旁等李睿泽。

    李睿泽看赵恒熙这样,还有些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毕竟这些天相处下来,赵恒熙是比较直快的性子,做事雷厉风行,行动力十分强,说话更是直来直往,更不要说对谁有特殊待遇了!

    怎么这会儿笑得这么灿烂?

    李睿泽莫名有点惊悚。

    赵恒熙道,“李导,你会编剧吗?”

    李睿泽摇头,他干导演的,会琢磨剧本,但编剧不是他的专长。

    “不会,赵司长这是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“那你有认识编剧吗?”赵恒熙解释道,“刚刚我和温主任讨论了一番,觉得像李老班长他们这些故事用短剧的形式来展现会更好。”

    “短剧?”李睿泽也疑惑,他没听说过短剧。

    赵恒熙看他一脸疑惑,心里好笑,幸好李睿泽也不知道短剧,要不然就显得她一个人太孤陋寡闻了。

    她把温婉在车上和她说的话大致讲了一遍,“所以我们觉得找个专业的编剧,将一些最能展现军人精神、最感人至深的情节挑出来,写成短剧剧本。你在影视圈人脉广,认识的编剧肯定多,能不能帮我们推荐推荐?”

    李睿泽听完,眼睛渐渐亮了起来,他摩挲着下巴思索片刻,说道:“还真让你们给想出个好点子!这短剧形式新颖,年轻人肯定喜欢。

    我认识几个擅长写这种红色正能量题材的编剧,有个叫凛月的,之前写过一部关于消防员的电视剧本,口碑特别好,对刻画人物内心和情感戏很有一手,要不我先联系联系她?”

    赵恒熙一听,喜出望外,连忙点头:“那可太好了,李导,这事就拜托你了!越快越好,我们争取能早点开拍。”

    李睿泽办事效率极高,当天下午就联系上了凛月。

    凛月对这个题材也十分感兴趣,当下便答应第二天就飞来河洛与他们详谈。

    第二天,凛月一下飞机就直奔河洛办公厅。

    她是个短发干练的女性,眼神里透着文艺工作者独有的敏锐和热情。

    在会议室里,温婉和赵恒熙将采访李老班长父子的经过、收集到的素材,以及对短剧的构想一股脑地说给凛月听。

    凛月一边听,一边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,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,比如某个战斗场景的细节、李镇在边防的日常作息等。

    听完之后,她沉思片刻,说道:“这是个很有挖掘价值的题材,不过要把这么多内容浓缩在短剧中,剧情必须紧凑,冲突要强烈。我建议我们可以先确定几个核心主题,比如军魂传承、家国情怀、生死抉择,围绕这些主题来构思情节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他们一头扎进剧本创作中。

    每天从早到晚,会议室里都是激烈的讨论声。

    对于某个情节的合理性、某句台词的感染力,大家各抒己见,常常争得面红耳赤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这个地方李老班长的台词可以再朴实一点,太文艺了反而不像从他嘴里说出来的。”温婉还有自己的工作,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来看他们的剧本。

    凛月思考了一下,点头道:“有道理,我们要突出他的军人身份和朴实性格,这句台词改成‘咱当兵的,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就为了保家卫国,没想过那么多’,您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好,这样改一下子就有那味儿了!”赵恒熙拍手叫好。

    在创作李镇在边防坚守的情节时,大家又遇到了难题。

    原本设计的情节是李镇在巡逻时遇到了偷猎者,双方发生冲突。

    但凛月觉得这个情节有点落入俗套,缺乏新意。

    “我们能不能从更细腻的情感角度出发?比如李镇在巡逻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藏羚羊,他悉心照料,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他对这片土地、对生命的热爱,同时也能体现边防军人守护自然的责任。”凛月提出了新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个创意让大家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经过不断地打磨和修改,剧本终于完成了初稿。

  

第426章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干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